2015年11月20~21日,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在北京召开传染病分会成立大会暨2015年中医、民族医传染病学术交流会。
11月20日晚8时,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许志仁会长主持召开了中国民族医药学会传染病分会预备会,经参会代表无记名投票,选举产生由全国中医、民族医有较大影响的传染病专家组成的传染病分会第一届理事会及其负责人。国医大师晁恩祥、徐经世教授当选为名誉会长,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李昂院长当选为会长,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陈晓蓉教授和一名民族医代表(暂空缺)当选为执行会长,王融冰等教授当选为专家委员会委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王宪波教授和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张国梁教授当选为常务副会长,高月求教授等为副会长,江宇泳为秘书长,西藏日喀则市藏医院边巴顿珠和内蒙古通辽市传染病医院韩白乙拉等109人为常务理事,理事279人。
成立大会于11月21日举行。北京中医管理局屠志涛局长、许志仁会长、国医大师晁恩祥和李昂院长等出席了会议。会议由王宪波教授主持,许志仁会长宣读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关于传染病分会成立的批文,颁发了分会和理事单位牌匾与相关证书。名誉会长晁恩祥国医大师、屠志涛局长和李昂院长在大会上分别致辞,对传染病分会的成立给予高度肯定和热烈祝贺。
许志仁会长从传染病分会的定位、信心、目标、道路、工作方针和任务六个方面部署了分会工作,同时鼓励全体理事要增强发展民族医药、中医药的信心,在坚持民族医、中医特色的基础上,借鉴一切人类先进文明成果,努力促进民族医药、中医药的发展。
大会同时举行了2015年中医、民族医传染病学术交流会。崔咏梅、李昂、王融冰、高月求、陈晓蓉、王宪波、扈晓宇、李芹、罗威、池晓玲和毛乾国等11人分别作了《中医优势病种临床疗效总结》、《严重脓毒症微循环障碍中西医治疗》、《感染性疾病的中医治疗》、《王旭高治肝三十法的临床指导意义》、《复方芪术汤干预脾虚型艾滋病的临床评价》、《乙肝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能否提前预警和判断预后》、《肝衰竭并发Sepsis阴阳属性客观化的探讨》、《重型手足口病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传染病的中医“染易”机理钩沉》、《外治法在肝病中的应用研究》和《从α干扰素双重免疫调节到中医阴阳平衡》的专题讲座。
中国民族医药学会传染病分会的成立,将立足于通过民族医、中医的学术交流,促进民族医、中医传染病学的不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