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苗医药分会2020年工作总结、2021年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2021-02-04

2020年是特殊的一年,大家携手度过了困难时期,在习总书记的带领下,我们与新冠病毒做斗争,为我们国家的疫情防控贡献自己的力量,虽然疫情还在继续,但我们最终一定会战胜新冠病毒,恢复正常工作生活。

2020年,受新冠疫情的影响,学会开展的活动有限,主要在学会建设、民族药调研、科普宣传、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等方面开展了相应的工作。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现总结如下:

一、组织建设 

本年度内严格遵照学会章程,进一步完善了学会的组织结构,形成了完整的会员档案。截止至目前,我分会会员人数已达到455人,会员中既包括从事科研、教学、临床及个体特色民族医药的个人,也包括省内部分民族药生产企业和企业的主要负责人,使学会的组织结构日渐完善,逐步发展成为既兼顾促进个人在民族医药上有所发展,又兼顾社会责任的民间社团。

二、开展科普活动,促进民族药文化宣传

依托贵州中医药大学贵州苗医药博物馆,在2020年5月开馆试运行,博物馆至投建之始就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2020年试运行期间共计接待各级领导、学术团体、科研院校机构以及社会人士共计1300余人,组织解说34场,为其讲解苗医药文化及民族医药研究思路及成果,在苗族医药文化宣传及传承方面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三、服务社会,推动地方经济建设

1.为苗药产业发展出谋划策

本会的会员单位国药集团同济堂(贵州)制药有限公司、贵州百灵制药公司、贵州德昌祥制药公司、贵州恒霸药业公司、贵州民族制药公司、贵州德祥制药公司等制药企业,努力拼博,积极进取,在产品的研发、生产、宣传、营销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使贵州苗药蜚声全国,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学科进步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学会在企业发展中起着桥梁作用,我会多名理事及以上成员为企业的产品升级换代、质量标准、药材种植及加工炮制等方面提供咨询和技术支撑服务,有力地推动了企业的发展。

2.深入民族聚居地区,调研民族医药资源及使用

深入册亨、凯里等少数民族聚居区调研当地少数民族医生生存状况,贵州省中医药管理局确有专长报名考试情况。

学会通过学术交流,深入开展民族医药基础理论研究,加强与企业的沟通与联系,在全体会员的努力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距离将学会办成一个有较高民族医药研究学术水平和具有较高社会影响力的社团机构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也存在亟待改进的诸多问题。学会将在既往工作的基础上,抓住民族医药发展的有利时机,与时俱进,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努力。

 

 

2021年工作计划

一、举办民族医药学术活动

1.主办“2021年全国苗族医药学术研讨会”

将举行由贵州省中医管理局主办,我会承办的“2021年全国苗族医药学术研讨会”,预计参会人数在150人左右的全国会议。

会议将邀请全国有关民族医药、新药评审、新药研究、资源研究等方面的知名专家、学者及国家相关职能部门的领导,为我省民族医和民族药的发展提供思路和建议,届时还将请省内有关领导莅临,共同为我省民族医药事业的发展,为地方经济的腾飞助力。

为办好此次大会,学会将借助多方力量,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落实所邀请的有关领导、专家,与中国民族医药杂志社联合刊发一期专题论文,以扩大大会的学术影响,同时还将向多个媒体进行会议宣传。

2.主办“四省区民族医药学科”学术交流活动

明年将在贵州省召开四省区民族医药学科学术交流活动,该项会议由云南省、广西区、四川省、贵州省轮流主办,就民族医药学科发展交流经验。在交流中互相借鉴,取长补短,把握民族医药发展的前沿问题和发展的总体方向,同时也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医药发展的经验和思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为我省的民族医药事业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动力,以保证贵州民族医药的发展在正确的方向上保持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势头。

二、继续加强贵州各民族医药研究,深化研究层次

贵州省是一个多民族省份,目前已完成初步挖掘整理的民族医药并编纂成书的涵盖了贵州的苗、侗、布依、水、仡佬、毛南等主要民族,在此基础上应逐步开展各民族医药的系统性理论研究,同时注重将部分有良好应用价值的民族医药用药经验向临床推广,鼓励、扶助会员自主或会员间联合开展民族医药研究,发挥会员个人及会员单位的不同专业特长及各自的优势,集合多方力量,并组织学会科研人员开展新药研究,做好民族医药研究成果的转化工作,将贵州民族医药的研究向更高层次推进。

三、进一步完善学会组织建设

严格遵照国家有关于社会学术团体的法律法规和学会的章程,整理学会会员资料,完备会费收付管理制度建设,大力吸收不同行业有志于为贵州民族医药事业发展做贡献的人士加入学会,大力发展省内民族药生产企业加入学会,更好地为学会的进一步发展储备人才,使学会的组织结构日渐完善,逐步将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苗医药分会发展成具有一定规模和社会影响力的社团,使学会成为贵州民族医药发展的重要中坚力量。

四、进一步促进贵州民族药产业发展

    民族药产业是我省的优势和特色,本会将努力加强与民族制药企业的联系,积极为其健康发巨著献计献策,利用学会的人才优势为企业提供所需的服务和支持,以促进贵州民族药产业发展。

五、进一步加强科普宣传

充分利用贵州苗医药博物馆,开展贵州省民族医药科普活动,进一步加强民族医药文化宣传。

六、进一步加强与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苗医药分会和各管理部门的联系与沟通

1.建立与总会沟通的长效机制,积极反映我省民族医药发展的现状和发展趋势,适时了解国家有关于民族医药发展的政策导向,使我省民族医药的发展与国家的总体发展目标相一致;

2.积极适时地加强与本学会有关的主管领导及管理机构的联系与沟通,使学会的各级管理部门能及时了解学会的发展现状和发展方向诉求;

3.加强建设学会会员间沟通渠道与沟通平台,定期或不定期组织会员间尤其是个人会员与企业会员间的沟通,使个人会员的民族医药研究能与企业的实际生产需求有机、紧密的联合起来,加大民族医药临床医药经验及研究成果的开发与转化力度;

4.加强学会常设理事会与会员单位,包括各地州、县各级卫生行政部门以及企业会员单位的日常联系,同时积极拓展新的企业会员单位。积极了解各部门和会员单位在发展民族医药、开发民族医药方面的需求,积极组织相关专家开展服务,提高民族医药学会的知名度并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

5.努力拓展资金筹措渠道,在保证学会日常运转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扩大民族医药学术交流活动,加强与省内乃至国内相关兄弟学会的交流,并努力推动国际交流,提高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苗医药分会的影响力和学术水平。

学会分支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