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0年度工作总结
1. 学术交流工作
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肺病分会第六届学术年会于2020年11月5日在河南郑州成功举办,本次会议由中国民族医药学会主办,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肺病分会、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承办和呼吸疾病中医药防治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协办。本次会议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200余人参加了现场会议,2万余人次参与线上会议。
开幕式由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肺病分会副会长李素云教授主持,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医处姬淅伟处长,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朱明军院长,陕西中医药大学张登本教授,江西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副院长薛汉荣教授、陕西省中医医院马战平教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那仁满都拉教授等应邀出席开幕式并发表重要讲话,李建生会长代表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肺病分会向莅临参会的嘉宾表示欢迎和感谢。
开幕式后,进入学术专题讲座:张登本教授讲授五行科学性评价及其对肺藏象研究的启示,那仁满都拉教授就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蒙医学研究进展进行讲座,马战平教授应用“五行气化论”对肺癌进行辨证论治,刘敬霞教授讲解了《回回药方》治疗肺病方药的临床应用和研究,薛汉荣教授讲授了支气管扩张症的中医临证经验,李建生教授以呼吸疾病为示范讲授了病证结合以证统病诊疗思路的思考,何振教授讲授了2020年欧洲肿瘤医学协会会议(ESMO)关于肺癌研究的新进展,郑朝晖教授、陈起航教授就间质性肺病的诊疗思路及影像学进展进行专题讲座,谢华教授讲授了咳嗽的诊断与治疗,王至婉教授就重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的早期治疗进行专题分享,刘进教授在线上报告了CRO当今诊治新要点,罗光伟教授分享了战役路上永不缺席的呼吸人,给予从事呼吸工作的医护人员高度赞扬。
本次大会内容丰富,贴合临床,把握时代,既有中医药对肺病的诊疗方案,又有肺病症状的深度解读,更有科研临床应用,为肺病科同道及专家提供了一个内容丰富、形式务实、高水平、高质量的学术平台,为中医肺病的学术交流提供了契机。
2. 新冠疫情期间抗疫工作汇报
2019年底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肆虐全球。疫情期间,肺病分会专业委员会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和倡议,主动作为,勇于担当,发挥专业特长和专家优势助力抗疫。
肺病分会副会长陕西省中医医院肺病科马战平主任,先后担任陕西省防控新冠肺炎中医药救治专家组组长、中国(陕西)赴塔吉克斯坦联合工作组专家,参与新冠肺炎救治工作;副会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医院副院长李凤森主任,先后担任新疆自治区疫情防控指挥部医疗救治专家组副组长、中国支援巴基斯坦医疗专家组副领队,他们传承与践行了白求恩精神,也是我国弘扬人道主义精神的具体体现;副会长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副院长张伟教授及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张炜主任全身心投入抗疫工作,均被授予“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荣誉称号;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张燕萍主任、昆明市中医院付义主任、山西中医学院中西医结合医院白丽主任、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魏成功主任、浙江省中医院王真主任等众多包括副会长常务理事理事等专家成员奔赴一线,为全国乃至全球疫情的防控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会长李建生教授担任河南省新冠肺炎中医预防救治技术指导组顾问、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隔离病区顾问,常务副会长李素云、副会长兼秘书长王至婉等骨干作为支援基层省级医疗救治专家组成员赴驻马店、商丘、洛阳等地指导救治及临床研究工作。会长单位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团队也及时收集疫情防控一线信息及需求建议,开展新冠肺炎科研攻关,助力临床救治,研制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证候诊断标准(试行)》《新型冠病毒肺炎的中医康复专家共识(第一版)》并通过学会发布;研制了河南省《新冠肺炎中医辨证治疗要点(试行版)》并通过省卫健委发布;采用干预性非随机对照设计,评价并明确了中医治疗普通型、中西医结合治疗重型/危重型的临床疗效,为规范化诊疗新冠肺炎提供了参考。
3.网络宣传工作
依托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疾病诊疗与新药研发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网站平台及微信平台多种途径,坚持正确政治导向为基础提升学术思想引领力,切实树立“加大宣传”的工作理念和“全员推广”的工作意识,宣传总会与分会工作,加大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肺病分会的宣传力度,并加大民族医药治疗、预防、康复肺系疾病的宣教力度。
二、2021年度工作计划
2021年肺病分会将在中国民族医药学会领导下,进一步积极开展学术交流,加强学组建设,加快推进申报科研项目工作,推动学会专业学术发展。
1.开展学术交流
2021年度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肺病分会第七届学术年会定于7月在郑州市召开,由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肺病分会、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疾病与新药研发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共同承办。拟进行的中心内容有:及时了解肺病领域的科学研究、预防、治疗和护理康复中的最新进展、动态、热点、疑点和难点,进一步提高中医肺病临床与研究水平。
2.加强学组建设
进一步提升各学组业务能力:注重专职人员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的提高,定期举办工作会议,及时总结工作中的不足和问题并探讨解决方法和改进措施;建立健全各学组各项工作制度:促进各项工作有章可循,并在工作人员中广泛征求意见,完善各种管理办法,提高工作效率;明确各个学组职能:根据本专科的中医、民族医特色病种,进一步发挥各个学组职能;拟于2021年3月份在郑州举行肺康复学组学术会议,拟进行的主要内容有:针对2020年发布的《国际中医临床实践指南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开展学术交流,促进卫生服务机构学习和掌握慢阻肺康复相关技术,以应用于慢阻肺防治的实际工作中。
积极响应总会《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科研项目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和《关于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学组申报科研项目的通知》(中民医药会学〔2020〕11 号)的要求,深入完善科研管理工作。主要任务:成立专门的科研管理小组,从科研培训、选题设计、项目申报、过程管理、结题管理等方面入手,提高科研管理水平,积极推动申报科研项目的完成工作;进一步搭建科研平台,组建核心科研团队,促进高质量科学研究与成果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