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儿科分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学术交流会于2015年7月10~12日在河南郑州召开。全国各地中医、民族医从事儿科领域科研、教学、临床的专家学者及相关代表400余人出席了会议。
7月10日晚8时,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许志仁会长主持召开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儿科分会预备会,经理事会投票选举,产生了由全国中医、民族医有较大影响的儿科专家组成的理事会及其负责人。
张奇文、王烈、俞景茂、汪受传和马融教授为名誉会长,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科医院丁樱院长为会长,虞坚尔、张士卿和孙轶秋等22人为专家委员会专家,内蒙古国际蒙医医院白玉华(蒙古族)、湖北省中医院向希雄(土家族)、喻闽凤、王素梅和王晓鸣等28人为副会长,任献青为秘书长,吴力群、吴丽萍、丛丽、赵霞、王海、徐曼曼、戎萍和许华为副秘书长。云南省文山州人民医院陆睿(壮族)、内蒙古科右中旗蒙医医院旦申尼玛(蒙古族)、西藏自治区第二人民医院达珍(藏族)、韩今子和杨燕等211人为常务理事。郭亦男、李荣辉、哈斯高娃、张桂菊和盛巧妮等607人为理事。
成立大会于7月11日上午8时30分举行。会议由儿科分会秘书长任献青主持。许志仁会长宣读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儿科分会成立批文,并为儿科分会和理事单位颁发标牌,为儿科分会负责人和常务理事、理事代表颁发证书。
河南中医学院郑玉玲校长、河南省中医管理局张重刚局长、世界中医药联合会儿科分会汪受传会长和儿科分会名誉会长张奇文教授和儿科分会丁樱会长分别致辞。张奇文教授在致辞中就中医、民族医儿科去西化的问题从如下五个方面进行论述:1.如何从纯西医儿科到无中医、不儿科的跨越;2.如何克服离开输液和抗生素就不能养家糊口的问题;3.如何从分型施治到中医辨证论治的转变;4.如何跳出中医儿科为纯阳之体,西医以炎症统帅以炎字当头就要用抗生素和激素并附加清热解毒的问题;5.中医儿科论文中如何剔除中西医结合的疗效评价,剔除西医疗效部分,只保留中医真正疗效部分。要相信中医能够自食其力,能够脱离西医这跟拐棍走路治疗疾病。否则中医非常危险。对于中医疗效要能拿出可靠指标来证明,不然还是一笔糊涂账!张奇文教授的观点得到了与会人员的高度认可。
许志仁会长从儿科分会的定位、信心、目标、道路、工作方针和任务六个方面部署了分会工作。
大会同时进行了学术交流。高学敏、马融、崔咏梅、丁樱、俞建、常克、丛丽、赵霞、黄岩杰、郑宏和陈文霞分别作了《中医在儿童用药中的优势、存在问题及解决建议》、《顽固性抽动症综合治疗方案》、《中医优势病种临床疗效总结》、《紫癜的诊断思路及过敏性紫癜的治疗现状》、《中医肾本质的研究与儿童性早熟的中医诊疗-异病同治在小儿肾系疾病中的应用》、《经典导航迷途知返》、《小青龙汤在小儿反复咳嗽中的应用》、《儿童哮喘中西医结合诊治》、《中西医结合诊治反复呼吸道感染》、《脑瘫误诊病例分析》和《小儿常见急危重症的早期识别与应急处理》的专题讲座。
会议还对下一步成立呼吸、脑病、肾病、脾胃和综合五个学组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