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中国民族医药科研的发展,搭建各民族医药高层次的科研平台,中国民族医药学会于2017年1月3~4日在陕西省西安市召开了科研分会成立大会暨民族医药科研论坛。
1月3日晚举行了科研分会成立预备会议,经与会代表无记名投票选举产生科研分会第一届理事会,国医大师占堆、吉格木德为科研分会名誉会长,斯拉甫•艾白为科研分会会长,米玛、特木其乐为科研分会执行会长。 此外,由各民族医药科研专家担任的副会长26人,常务理事89人,理事274人。
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科研分会成立大会于1月4日上午召开,中国民族医药学会会长许志仁宣读了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同意成立科研分会的批文,并颁发了分会牌匾和理事证书。许志仁会长在讲话中指出:科研分会的成立能充分发挥民族医药学术资源优势,凝聚全国民族医科研力量,创建学术层次高、特色突出、影响深远的科研交流推广平台。并从科研分会的定位、信心、目标、道路、方针、任务等方面进行阐述。
民族医药科研论坛主题为“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促进民族医药发展”,论坛专家云集,授课主讲嘉宾有中国中医科学院原副院长、中国针灸学会会长刘保延教授,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副所长谢雁鸣教授,北京中医药大学陈家旭教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维吾尔医药研究所所长斯拉甫•艾白教授,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传统医学研究院副院长庞宗然教授,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副所长魏立新研究员,江西中医药大学中药资源与民族药研究中心主任钟国跃教授,内蒙古民族大学蒙医药学院院长奥•乌力吉教授。授课内容涉及中医药(民族医药)临床科研共享系统的研究、民族医药评价方法、中医证侯规范化研究对民族医规范化研究的启示、民族医药科研现状和发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未中标常见问题分析、藏药安全性研究进展、民族药品种整理和质量标准研究思路与方法、科尔沁沙地种植的常用蒙中药材生物学特性研究等中医民族医科研问题及思路。专家报告使与会人员及时了解民族医最新科研进展,旨在进一步推动提升各民族医药科学研究水平。
民族医药科研能力提升培训班在通辽市举办
中国民族医药学会主办、科研分会承办的民族医药科研能力提升培训班于2017年7月8~11 日在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举办。7月9 日上午举行会议开幕式及学习班开班仪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维吾尔医药研究所所长、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科研分会会长斯拉甫•艾白主持。内蒙古民族大学副校长巴根那代表承办方致辞,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副秘书长刘玉玮代表主办方讲话。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研究员叶祖光,基础理论研究所研究员胡镜清,国家药审中心中药民族药临床部部长唐健元,国家药审中心药理毒理学部主审笪红远,国家药审中心中药民族药药学部主审评员金芳,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研究员杜冠华,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研究员刘建勋,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张磊,北京大学医学部教授李学军,江西中医药大学教授钟国跃,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魏立新,中南民族大学药物研究院教授梅之南,西藏藏医学院副院长米玛,内蒙古民族大学蒙医药学院院长奥•乌力吉,广西中医药大学壮医药学院原院长林辰,西藏藏医学院科研处处长顿珠,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傣医医院院长王肖飞,延边大学中医学院副院长林长青,中南民族大学药学院教授万定荣,茂县羌医药研究所所长包希福,海南医学院中医学院教研室主任李红岩,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院长布仁巴图,青海省藏医药研究所副所长主任医师多杰拉旦,内蒙古自治区国际蒙医医院主任医师特格喜白音,延边大学中医学院副院长李汉清等出席了开幕式。
上述专家分别就中药民族药临床研究、民族新药研发、民族医药的诊疗技术及概况等作了学术水平高、内容重要的学术报告,向学员们展示了著名专家的学术思想、学术经验、民族特色疗法和近年来中医药及民族医药在科研方面的最新进展,使学员获得较大收获。
会议期间还召开了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科研分会2017年理事会议。就分会成立学组、科研工作及编撰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系列丛书等事宜进行了研讨,拿出了实施方案。
文本由科研分会提供